只是再柔情、再體貼的話,也難以使國家逃脫傾覆的惡運(yùn)。憐美惜春的柔情敵不了劍戟的無情。吳越王煙逝,愛妃云去,留下一個美麗的故事游蕩在臨安的陌上,供人憑吊,在吳越國“國除”的百十來年后的一個秋天,詩人東坡來到了臨安。歷史似乎特意安排東坡在秋天踏上臨安的土地,陌上春天花開,秋天亦花開,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,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卻是蕭瑟。東坡悵對古人,一番憑吊,三首《陌上花》于胸中郁結(jié),一吐而快?!澳吧匣ㄩ_蝴蝶飛,江山猶是昔人非……”,詩人一唱三嘆中,浸染著人事勝衰的感慨。陌上花,就這樣開在歷史的車轍中,櫛風(fēng)沐雨,浸透艷麗與滄桑,令人唏噓不己。
緩緩歸,緩緩歸,披一襲“三月風(fēng)情”,再采一束“陌上花”,緩緩歸。
緩緩歸,我心已是陌上花開。
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
心里有氣魄的女孩子在哪里都不會落俗
佐達(dá)林音閣2022屆播音主持藝考生